以前我没得选,现在我只想做个坏人

Github:最后的言论自由之地

    一些思考     Github·言论自由·逻辑·GFW

  1. 自由之地
  2. “你为什么不?”

奇葩的制度产生奇葩的社会现象

有一个争论已经持续了很多年,而且在可见的未来它还将持续下去…

自由之地


Github在天朝是一个很“神奇”的存在。神奇之处在于:

  1. 它不受天朝政府监管:只要没有违反Github的服务条款,Github欢迎任何内容
  2. 它没有被GFW屏蔽:用户可以直连

的确,Github曾被至少两次短暂屏蔽过。但是,由于屏蔽引发了用户和科技公司的强烈反应「1」,政府最终解除了对GitHub的屏蔽。

「1」:李开复在新浪微博抗议,迅速引起网民的关注,该消息更在三小时内被转发逾3万2千次。2013年1月23日,GitHub被解封,事件平息。

因此当社会性事件发生,但国内的社交网络(微博、知乎、论坛…)、即时通讯应用(微信、QQ)在大规模审查、删帖时,就有人想到了Github。于是人们把那些图片、文章、视频上传到Github来逃脱被删除的命运。

开头提到的争论也因此产生。(由@wql7013 总结

一些人觉得这些内容可以上传至GitHub:

  1. 不违反GitHub条款;不违反GitHub文化;由于国内媒体被限制,致使GitHub传播效率相对更优;在GitHub上此项目并非唯一的非技术项目,也并非唯一的政治敏感项目。详细参看@karkenhavedream
  2. 即使GitHub被墙,翻墙就行了,翻墙是程序员必备技能。
  3. 曾经有人总结了GitHub的非程序员用法:12种非编程的GitHub用法7种非写代码的GitHub用法
  4. 自由、开方、平等、互助、反对强权是互联网精神,也是GitHub文化;GitHub不只是用来拷贝代码的。
  5. 程序员不应该只关心编程,应该有社会责任。
  6. Facebook、Twitter国内不能访问,对国内起不到传播作用;Facebook、Twitter、论坛、贴吧也有人在讨论。
  7. GitHub被墙不是项目发起者的错,是封锁GitHub的人的错,应该抱怨的是网络审查。
  8. GitHub官方曾表示,很高兴GitHub能用于政府协同治理;官方博客提到,GitHub上有不少政府项目,包括代码、数据、政策、行业规范、法律法规、活动反馈等,方便民主监督(GitHub官方博客)。
  9. Git仓库很适合用于多人协作管理文档版本,协作收集整理资料,此项目的主要作用是整理记录事件;Twitter等网站没有此功能。
  10. 更多此类repo是社会的进步,但是GitHub应该优化排行榜(Trending),分类技术和非技术类项目。

另一些人觉得不可以:

  1. 只希望GitHub是用来写代码的,不希望GitHub受影响,从而影响国内互联网行业。引自@Hujunjob
  2. 可以在Twitter、Facebook、wikipedia或者自建站点讨论此事。引自@xianghongai
  3. GitHub对大陆程序员很重要,不能为了自由而导致它被封。
  4. 翻墙速度慢,影响效率。
  5. 程序员本职是写程序,不必要会翻墙,翻墙只是加分项。
  6. 非技术项目占用排行榜(Trending),影响优秀开源项目的获得和传播。
  7. 此项目下有很多鼓动搞乱国内局势的人, 源自@zibengou
  8. 在GitHub发没多大意义,很少人能看到,传播效果不好。
  9. 可以到被封带来的影响更小的仓库记录此事 ( 暂未有人推荐类似功能的仓库 )。
  10. 在规范issues前,issues曾成互相谩骂和攻击的舆论场,不希望带起更多同类的repo,使GitHub变为过分热烈的舆论平台。

这两拨人谁都没办法说服对方,包括我。

我曾花时间、精力去思考、翻阅相关资料(道德、正义、道德悖论、电车难题、科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、普世价值)。但还是不知道该如何说服一个网友:“这些东西我都不关心,我就是想不翻墙就能访问Github。“

尽管争论不休,但在某种意义上,Github已经成了天朝局域网上最后的自由之地!另外,客观地说:将国内敏感的内容上传至Github的行为永远不会停止,直到Github也被屏蔽或者GFW倒塌。

“你为什么不?”


有个奇葩且可恶的观点,我忍不住要批驳一下

小明:“Twitter、Facebook也可以(放那些敏感政治信息)啊,为什么要用Github。如果仅仅因为Github没有被封的话,那Gitbook也没被封啊。为什么不去Gitbook,非得在Github上?”

这种观点既奇葩又可恨。可恨之处在于,他们的观点背后的逻辑是:“不想让你说话”。

我来给大家解释:

假如你认为小明说的有道理,然后将内容转移到了Gitbook上。那么一定有小明2在等着你,告诉你:“AAA、BBB、CCC也可以啊,为什么非要用Gitbook?”

接着,你又转移到了AAA上,然后有个小明3对你说:“DDD、EEE、FFF也可以啊,为什么非要用AAA?”

在转移了100个阵地后,你会发现他喵的有个叫“小明101”的人在等着你…

明白了吗?

我又联想到之前Python 之父 Guido van Rossum 为中国的程序员发声:我们能为中国的“996”程序员做什么? 时,在论坛里看到有人持有这样的言论,且还被很多人赞同:”不关心乌干达贫穷的孩子,反而关心中国‘贫穷’的程序员”

这样嘲讽的语气(背后的逻辑),让我很不舒服。

他的逻辑和前面“小明”的逻辑其实是一样的。如果你去关心“乌干达贫穷的孩子”,小明2就会说:“不关心XXX战乱地区濒临死亡的人,反而关心尽管贫穷但还能基本活下去的乌干达的孩子。”

同理,如果你认同这样的观点,那么到最后会发现我们什么都没有做,就一直在忙着比较哪个群体“更弱势”了…

谨防这样的观点的渗透。善心不分多寡,嘉行不分高下。做,就对了!

本文作者: 林水溶

Github https://github.com/shuiRong

本文链接: https://linshuirong.cn/blog/2019/05/10/Github:最后的言论自由之地/

版权声明: 本作品采用 知识共享署名-非商业性使用-相同方式共享 4.0 国际许可协议 进行许可。转载请注明出处!

页阅读量:  ・  站访问量:  ・  站访客数: